在创新中适应全球化是中国的历史性创举

发布时间: 2017-03-07 15:15:58  |  来源: 中国网·中国发展门户网  |  作者: 胡江云  |  责任编辑: 王振红
关键词: 习近平,自由贸易,创新,对外开放

中国网/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3月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,“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,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,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”。

上海自贸区两个目标

上海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、适应全球化的重要地区和先驱,早在改革开放初期,成为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,最早设立证券交易所等。2013年9月,上海设立新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,这又是开放和创新的重要战略举措。因为,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区域最主要是针对货物贸易的,而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包括货物贸易,还包括服务贸易、投资等内容。与此同时,中国还将探索国际高标准的规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途径,特别是环境保护、中小企业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高标准,这些内容与中国发展目标是相一致的。

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寄予厚望,我认为,主要是有两个目标。一是探索试验区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试验区,即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“走出去”战略,与上海“四个中心”的战略定位衔接起来。二是制度改革和大力创新,特别是良好的环境,包括法治环境、人才环境、投资环境、贸易环境、宜住环境,尤其是聚天下之英才。除了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投资管理模式外,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确实需要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治理结构、司法制度等领域大力创新,成为吸引力、创造力、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。

全球化不可逆转

近两年来,全球出现逆全球化的现象,例如英国脱欧、美国新总统选举等。中华民族要振兴,我们首先要回答的、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,全球化是否能够继续进行呢?我认为,全球化可能有所曲折,但它是国际大趋势,是客观规律。

人类社会快速发展,正是因为技术革命、要素流动、积极主体等因素驱动。16世纪、17世纪的葡萄牙、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崛起,无不是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,充分运用指南针、海海技术,贵族和冒险家作为主体,积极进行掠夺和海外贸易。18世纪、19世纪的英国、法国、俄罗斯、德国等欧洲国家,也没有违背全球化的客观规律,调整和适应该规律,积极迎接工业革命,开展自由贸易和投资,逐步成为世界强国。18世纪中叶后独立的美国,也是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规律,吸纳了世界优秀人才等要素,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。20世纪40年代美国终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,更加推进全球化进程,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——关税贸易总协定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,倡导自由贸易,确定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,制定了贸易、金融等领域的国际规则等。

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,中国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,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,特别是2001年末加入WTO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,积极引进全球化主体的跨国公司,优化配置了自由流动的资金、人才、资源等要素,经济社会都在快速发展。与此同时,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发达国家认为,这一轮的全球化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,美国投入大而收益相对较少,中国为代表等新兴发展中国家“搭了便车”。因此,他们要求重新洗牌和改变规则,出现了英国脱欧、美国新总统选举等反全球化现象。

从历史进程来看,这些个别现象是全球化的少数事件和小插曲,改变不了历史的发展规律。首先,技术革命不断推进,无论是现代交通技术、信息技术、互联网技术,还是航天技术、新能源技术、新材料技术等,人类社会活动将逐步克服空间距离和时间障碍,交流也将更加便利,“地球村”也将成为现实。其次,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,无论是富裕人群还是贫穷群体,都积极谋求发展和追求人类幸福,工业化、城市化等是必经之路,各国之间、群体之间开展竞争合作不可避免的。最后,以跨国(全球)公司为代表的积极主体必然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要素,包括人才、资源、资金、技术等。全球化的最活跃力量就是跨国(全球)公司,其本质就是全球范围内追求利益和收益,从而通过就业岗位、技术培训、收入分配等调整人们的生活。可以断定,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欢迎跨国(全球)公司。

因此,全球化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。但是,不可否认的是,全球化进程不会一帆风顺,可能有曲折的过程,包括反全球化、逆全球化的小插曲事件。

1   2   下一页  


返回顶部